close

63310032.jpg

寂静即瑜伽、瑜伽即生活、

対於学瑜伽不久的人来説給於太多哲理反而会失去学瑜伽的興趣、

因為認知不久自然対瑜伽有很多好奇的問題、甚至懐疑瑜伽亦只不過是一種運動而己。

有些人把瑜伽主要地視為体能鍛練方法、

無可否認它確實具有這種功效、它卻遠遠超過這一点、

通過瑜伽冥想一個人確能達到内在的精神喜悦和智慧、

人的意識性格都能大大地改善。

因此、一個人要増進身体健康或内心喜悦勤練瑜伽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上、

都会發現這様練習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包括本人亦一様為了健康而勤練瑜伽是最根本的需求、

同時利用空閒、閲讀瑜伽相関書籍、瞭解瑜伽体系的輪廓。

依瑜伽経典教導、至少也学習到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改変我們不良的習性。

社会上很多中国式的「氣功」、整体上它和練習印度瑜伽体系本質上並不衝突。

瑜伽就是瑜伽、練習瑜伽者対於它的発源地並不會太感興趣、

関心的是它究竟是不是正統而確實有效的体系。

例如提升和控制生命之氣的中国式瑜伽功法「自発功」或「人電」…、

和練習印度瑜伽体位法和呼吸法有時由於生命之氣被攪動上升而産生的脊柱震顫的感覺等、

都是在高階練習時可能体顕到的現象。

但是、具有這様能力的人都應該盡力控制這些徴象、不需表露於外、也不該窃喜。

有些人想利用所学気的功法替人治病、個人認為效果有限、接受者不能抱太大希望。

檢験一個人在瑜伽練習中進歩情況的尺度、

最重要是看一個人心念転変的多寡、也就是個人的私慾心転変為関心別人的慈悲心多寡而定。

感謝本教室「吳慧芬」老師経常提供瑜伽学理、介紹相関書藉以増加学員対瑜伽認知与興趣。


吳老師最近介紹一本「探索瑜伽」很適合学員閲讀。

至於瑜伽経典書藉内容哲理居多、

同様是「守心求定」為目標、略知一二即可、「曲高和寡」非一般人做得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ashi 的頭像
    Aashi

    宜蘭瑜珈

    Aa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